实验室环评一般指实验室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“环境影响评价”。根据不同实验室类型、项目阶段及相关法规要求,涉及的环评主要有以下几类:
一、按照环评类型划分
-
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
- 新建、扩建、改建实验室时,依据《环境影响评价法》等规定,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。包括但不限于:
- 科研实验室、化学实验室、医学、制药实验室、高校实验楼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。
- 新建、扩建、改建实验室时,依据《环境影响评价法》等规定,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。包括但不限于:
-
"三同时"验收阶段环评
- 指实验室建成后,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需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入使用,并要通过环评验收。
-
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再评价/跟踪评价
- 针对环境影响可能变化的实验室,定期开展运营环评或跟踪评价,确保达标排放。
二、按报告类型划分
-
环境影响报告书(简称"环评书")
- 适用于对环境影响较大、涉及危险化学品、放射、生物高等级等实验室。
-
环境影响报告表
- 适用于中等规模、影响可控的实验室,内容较为简化。
-
环境影响登记表
- 适用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实验室,一般只需如实登记即可。
(具体类型参照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)
三、按环评关注内容划分
一个完整的实验室环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
废气排放评价
- 检测与分析有机废气(如挥发性有机物VOC)、酸性气体、粉尘、无机气体等。
- 审查实验室通风、废气净化和排放标准达标性。
-
废水排放评价
- 关注化学实验废水、生物实验废水、清洗废水等的来源、性质及处理达标情况。
- 检查废水处理设施和出水水质。
-
固体(危险)废物管理评价
- 含危险化学品草莓视频深夜释放、废试剂瓶、生物危废等的分类收集、暂存、转移、处置合规性。
-
噪声影响评价
- 评估空调通风、设备运行等所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。
-
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评价
- 部分建设项目需关注实验室运行对周边土壤、地下水的潜在影响。
-
生态影响评价
- 特殊场景下评估对附近生态系统的影响。
-
环境风险评估
- 特别是涉及高毒、高危或新型实验室,需评估意外泄漏、火灾爆炸等事故环境风险。
四、按特殊类型划分
- 基因工程实验室环评
- 放射性实验室环评
-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评
- 动物实验室环评
- 纳米材料实验室环评 (这类实验室还要根据行业特殊要求/卫生行业规范补充风险分析。)
五、补充说明
- 是否需要做环评、以及采用何种报告形式,应以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和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为准。
- 近期新法规要求,危险化学品相关实验室(尤其高校、医院、科研院所),对危险废物、废气废水达标、事故应急等审核更为严格。
- 未按规定报批环评及其它环保手续,将面临处罚、停建或法律责任。